冬小麦

全省秋收工作有序推进 粮食丰收在望

今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以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田“四良”融合为重点,扎实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2.19万公顷,超额完成年度计划,油料和蔬菜等作物面积保持稳定增长。截至9月26日,全省已收获农作物超过

粮食 粮食作物 粮油作物 单产 冬小麦 2025-10-06 14:27  3

全省秋收工作有序推进

今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以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田“四良”融合为重点,扎实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2.19万公顷,超额完成年度计划,油料和蔬菜等作物面积保持稳定增长。截至9月26日,全省已收获农作物超过

粮食作物 粮油作物 单产 王臻 冬小麦 2025-10-06 11:29  2

农业农村部:全力确保秋粮应收尽收、颗粒归仓 确保冬小麦种足种满、种在适播期

【农业农村部:全力确保秋粮应收尽收、颗粒归仓 确保冬小麦种足种满、种在适播期】财联社10月5日电,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、部长韩俊主持召开视频调度会,调度分析近期连阴雨天气对黄淮地区秋收影响,部署做好秋粮抢收抢烘及秋冬种工作。会议指出,黄淮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

农业 黄淮地区 颗粒归仓 冬小麦 秋粮应收 2025-10-06 05:02  2

10月8日寒露,当天是下雨好,还是天晴好?有啥预兆?早了解

十一和中秋假期都过一半啦,再没几天就到10月8号寒露喽!这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凉飕飕的,老话说“过了寒露,那可就真进深秋咯”。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”——这时候啊,北方刚收完玉米,冬小麦马上要下地播种;南方的晚稻呢,还在田里灌浆呢。这天儿到底是晴是雨,对收成

暖冬 冬小麦 寒露风 晚稻 寒露 2025-10-05 06:18  1

土地上的事情

当城市里张灯结彩,大街小巷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,人们沉浸在国庆假期的休闲与热闹之中时,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,正上演着一场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盛大剧目——国庆时节的播种与丰收,那是独属于乡村的生命律动,是土地与农民之间千年不变的深情对话。

田野 丰收 冬小麦 麦种 稻谷 2025-10-04 19:54  3

中央气象台: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(2025年10月03日)

9月以来,四川盆地、西北地区东部、黄淮南部等地降水量和雨日数异常偏多,多雨寡照天气导致陕豫鲁皖冀等地秋收进程较上年同期偏慢。预计未来10天,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、黄淮等地仍多降雨天气,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,土壤过湿状况将持续,农田渍涝风险较高,影响秋粮作物机

气象 黄淮 中央气象台 冬小麦 秋种气象 2025-10-03 15:31  3

“不怕寒露迟,就怕寒露早”,今年的寒露是迟还是早,有啥预兆?

寒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的重要节点。今年(2025年)的寒露节气落在10月8日,而民间素有"不怕寒露迟,就怕寒露早"的农谚,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气候智慧?今年的寒露究竟是早是迟?又将预示着怎样的天气走势?

拉尼娜现象 农谚 冬小麦 寒露 寒露节气 2025-10-01 16:43  3

“不怕八月十七雨,就怕八月十七晴”,八月十七是啥日子?有何说法

在我们当地,有一句农谚“不怕八月十七雨,就怕八月十七晴”,八月十七是啥日子?有何说法呢?从这句农谚来看,八月也就是秋收秋种秋播的一个阶段,这个时候是降雨还是晴天,确实会对后续的农作物产生一个重大阿德影响,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?

霜降 农谚 冬小麦 寒露 自然物候 2025-10-01 09:47  3

“八”的AB面:为何一个被捧上神坛的吉利日子,却让老农谈之色变

在我们的文化密码里,数字“八”无疑是一颗闪耀的明星。它仿佛自带光环,与“发”字紧密相连,编织出“财源滚滚”、“一路大发”等无数美好的愿景。从开业庆典的良辰吉日,到新婚燕尔的喜帖请柬,再到车牌门牌的精心挑选,人们对“八”的偏爱,几乎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信仰。它

农谚 冬小麦 喜帖 天雨 三秋 2025-09-29 04:13  2

“八月初八看天象,秋涝秋旱早知道”

“八月初八看天象,秋涝秋旱早知道”,这句老话在民间流传已久。八月初八,作为农历八月的一个重要节点,不仅承载着吉祥寓意,更是古人观察天气、预测秋季雨水情况的关键一天。那么,今年的秋天雨水多不多?会不会出现秋涝或秋旱?咱们一起来看看农谚怎么说。

立冬 雨水 农谚 冬小麦 秋旱 2025-09-30 07:48  3